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高达2-3%。斑块状银屑病为银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主要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鳞屑斑块,伴有搔痒、疼痛等不适感。目前,斑块状银屑病的辨证分型主要有中西医结合辨证分类和中医辨证分型。
1.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类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类为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策略。其分类依据临床表现,将斑块状银屑病分为寒湿瘀滞型、风热毒瘀型、血热毒瘀型、气血两虚型、气滞血瘀型和湿热蕴结型。每类辨证均配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寒湿瘀滞型:斑块分布较广泛,以四肢为主,皮损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质地厚实,表面常有鳞屑和裂纹。中西医结合治疗应采取驱寒祛湿止痒的方法,风险方药如羚羊角、蛤蚧、川芎等可增加局部血流量,活血化淤,改善病程进展。
(2)风热毒瘀型:该型斑块较多,呈红色或湿疹样,并伴有搔痒,表面有黄色清水状分泌物,皮肤温度升高,稍微按压后即有牵拉感。针对此类型斑块状银屑病,建议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滞的中药丸、散剂等进行治疗。西药抗过敏类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降低过敏风险,减轻症状。
(3)血热毒瘀型:此型存在全身损害,银屑病斑块主要分布于四肢及躯干等部位,处于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破坏期,严重时可出现屑痒及穿透性溢液,而伴有发热、口干、便秘等全身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治标兼治本,药物包括败血清、清热解毒口服液和局部涂抹药膏等。
(4)气血两虚型:该类型斑块状银屑病多伴随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容易感冒等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该根据诊断结果使用对症药物治疗,扶正祛邪,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增加身体免疫力。
(5)气滞血瘀型:此型皮损呈暗红色,皮肤有隆起、厚糙,并可有剧烈疼痛,部位多在四肢。治疗认为,病因在于气血运行不畅,中医建议采取活血化瘀、理气法疗法。同时止痛药物如羟考酮可缓解疼痛。
(6)湿热蕴结型:该类型皮损色暗红发亮,表面有油脂,表现为潮湿或出汗、瘙痒、渗出和结痂。湿热蕴结型治疗药物多见止痒药,如采用三黄疗毒颗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理学治疗方法。
2. 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分型将斑块状银屑病分为气血两虚型、血瘀型、湿热型、痰瘀互阻型和心火扰动型五种类型,每种类型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季节、饮食、生活习惯等也对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1)气血两虚型:主要表现为银屑斑块皮肤质地干燥,呈粳米状色泽偏暗,容易干裂出现痒痛感,还可能伴有神疲乏力、嗜睡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针对此类型建议采用中药补肝健脾、滋阴补血等方,如桂枝五味子龙骨牡蛎汤。
(2)血瘀型:皮损色暗紫红,质地硬化或呈息肉状。此类型斑块常伴有剧烈疼痛,针对性治疗可采用活血化瘀、助阳通经方,如三七田七皮内外敷。
(3)湿热型:多见于患者较胖、患有香港脚等湿气重者,皮损呈深红色或黄褐色,表面油腻,伴有瘙痒、渗出、结痂等症状。中药以祛湿为主治法,如薏米荷叶茶、金银花栀子茶等。
(4)痰瘀互阻型:斑块颜色淡,周围有白色痰块。建议采用中药祛痰止咳、破血化瘀等方,如三物诺灵片。
(5)心火扰动型:皮损呈鲜红色,瘙痒明显,较易出现于头面等敏感部位,伴有口干、目干、失眠等症状。中药以清热解毒、滋养阴血、安神止痒为治疗原则,如龙胆泻肝汤。
斑块状银屑病有多种不同的辨证分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治疗